服务电话:(工作日 9:00-17:00) 0574-87367176

国内资讯

LOCAL NEWS

信息中心
INFORMATION CENTRE
地炼“齐头并进”突围谋强
2016-03-15  

    2月29日,中国(独立炼厂)石油采购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正式成立,包含东明石化、汇丰石化、天弘化学等16家省内外企业,且大多数已取得原油进口使用权和原油进口权。

  受长期低油价影响,油气行业发展整体较为低迷,身处行业下游的地炼板块同时还面临着产能过剩现状。但随着油气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原油进口权和进口使用权的不断下放,地方炼厂“择机”而行,联盟抱团采原料,补强自身的同时力求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发改委已陆续公布符合使用进口原油规定的23家地方炼厂,截至目前,正式获批的地炼企业共计12家,总计申请进口原油使用配额5139万吨。另还有2家企业正处于公示期阶段、9家材料审核通过的企业,共合计申请配额3811万吨。

  除进口原油使用权的申请如火如荼外,地炼企业对进口权的申请也积极响应。目前已获得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的企业共10家,合计进口配额为4239万吨。而山东民营地炼企业已有10家正式获批“两权”,8家在等待落实的过程中,进口原油使用配额共计将达8950.4万吨,数字可观。另外还有3家正在申请中,已基本覆盖了山东地炼前二十名的大部分企业。

  早在东明石化成为首个获得进口原油使用资质企业后,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李湘平就提出,“地炼企业不能单兵作业,各自为政,要集中优势力量,团结有利因素,尽快成立石油采购中心”。

  这项提议也得到了山东省经信委的支持和批复,复函指出,此举通过国际原油采购中心模式,不仅可以避免多家地炼企业无序竞价采购进口原油;还能通过集中能力拿大单的模式增加中国独立炼厂的议价能力,降低原油价格和结算成本;更可以将获得原油使用资质的企业组织起来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央企发挥协同作用,共同维护行业利益。

  据记者了解,联盟第一批成员总产能达6300万吨、联盟成员企业获得的进口原油使用权数量达到5300万吨;其中已取得原油进口和使用资质的企业5家,占国内已取得资质的独立炼厂企业总量的62.5%,已申报并正在接受检查的企业9家,占比达同类企业总量的90%。

  “对于地炼企业自身来说,独自攻破垄断颇为吃力。形成采购联盟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推进实现集中采购、集中结算、集中贷款,并且对推进我国能源市场化进程有重要的意义。形成抱团联盟后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产品的销售、融资、原料采购都有积极作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作为国际石油市场新丁,多数地方炼厂缺乏与国际石油公司谈判议价的经验,地炼企业抱团取暖,通过形成统一采购联盟,强化国际市场话语权与议价能力,为地炼后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联盟遵循协同、非营利、自愿以及合规原则,旨在组织有进口原油配额的地炼企业建立集中采购进口原油平台,实现集中采购、一致谈判、统一价格、集中结算、集中贷款、并按各自配额分量使用,增强议价能力、减少不良竞争、,维护国家和行业利益。

  据悉,联盟成员之间将实现资讯共享、相互公开市场实行公平价格,联盟成员与采购平台在资源供应方面只承担运营成本,联盟成员与平台原料采购按照自愿和优先原则进行,成员企业则在国家批准的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进口配额范围内分别报关和使用。

  不过目前民营炼厂原油供给充足的背后,则是相对萎缩的国内成品油需求。经济增速放缓,各大石油巨头均千方百计抢占市场份额,低价竞争已成常态化。而如此大的炼油产能,山东地炼在2016年的成品油出口额度仅为31万吨,因此大肆采购国外原油的背后将是更加激烈的国内成品油市场份额的竞争。

  在地炼的分化大潮中,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赵志平认为,小型地炼企业可以利用的机会不多,一是转型难,动辄千万元级的投入和技术门槛难办到,二是向下游加油站销售和国内油品贸易商延伸较难,去产能成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或许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宁波化工贸促会       2016年3月15日


< -上一篇 下一篇- >